欢迎访问 微析技术研究院 官方网站! 关于微析 | 院所团队 | 仪器设备
服务热线156-0036-6678
您的位置:行业资讯 > 环境领域
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的三方检测常用方法及操作要点说明

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的三方检测常用方法及操作要点说明

作者:微析研究院 时间:2025-07-22 点击:0

信息摘要:土壤中滴滴涕农残检测对于保障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三方检测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多种,了解这些方法及操作要点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中滴滴涕农残检测对于保障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三方检测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多种,了解这些方法及操作要点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滴滴涕农残

气相色谱法是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和检测。首先,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要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通常称取约10克左右的土壤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正己烷等。一般是按照一定的液固比进行提取,比如液固比为5:1,也就是50毫升的有机溶剂提取10克土壤。

提取过程需要充分振荡,确保土壤中的滴滴涕农残充分溶解到有机溶剂中。振荡时间通常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保证提取效果。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除去土壤中的固体杂质。过滤可以使用滤纸或者滤膜,滤膜的孔径一般选择0.22微米左右,这样能有效滤除杂质又不影响滴滴涕农残的通过。

接下来进行色谱柱的准备,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通常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比如石英毛细管柱,固定相为甲基硅氧烷等。然后进行仪器的调试,设置合适的升温程序、载气流量等参数。载气一般使用氮气,流量设置为1毫升每分钟左右。升温程序开始时设置初始温度为50℃,保持2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50℃,再保持10分钟。

将处理好的提取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可以对滴滴涕农残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来计算土壤中滴滴涕农残的含量,需要提前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滴滴涕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样品的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滴滴涕农残

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的常用方法。它基于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首先同样需要进行土壤样品的前处理。称取土壤样品的量和气相色谱法类似,也是约10克左右。然后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比如乙腈,按照一定的液固比进行提取,比如4:1的液固比,即40毫升乙腈提取10克土壤。

提取过程同样需要充分振荡,振荡时间可能在20分钟左右,确保滴滴涕农残充分提取出来。提取后进行离心操作,转速一般设置为4000转每分钟,离心时间5分钟,使提取液和土壤固体更好地分离。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过滤,过滤使用的滤膜可以选择0.45微米的,过滤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微小颗粒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选择也很关键,通常会选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一般由水和有机相组成,比如水和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常见的比例是水:甲醇=30:70。需要调节流动相的pH值,一般调节到中性左右,比如pH=7。然后设置仪器的流速,通常设置为1毫升每分钟,柱温设置为30℃。

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通过检测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滴滴涕农残的检测。同样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配制不同浓度的滴滴涕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出土壤中滴滴涕农残的含量。

固相萃取法在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固相萃取法是一种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首先需要准备固相萃取柱,选择合适的固相萃取填料,比如C18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将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通常用适量的甲醇和水依次活化,甲醇的用量一般是5毫升,水的用量是10毫升,通过活化使固相萃取柱达到合适的状态,以便更好地吸附目标物。

取处理好的土壤提取液,通过固相萃取柱进行萃取。将提取液缓慢加入固相萃取柱中,控制流速在1毫升每分钟左右,让土壤提取液中的滴滴涕农残吸附在固相萃取柱的填料上。吸附完成后进行洗涤,用适量的水进行洗涤,目的是除去杂质,洗涤水的用量一般是5毫升。

然后进行洗脱,使用合适的洗脱剂将滴滴涕农残从固相萃取柱上洗脱下来,常用的洗脱剂是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洗脱剂的用量一般是10毫升。将洗脱液收集起来,进行浓缩处理,浓缩可以使用氮吹仪,在4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氮吹浓缩,使洗脱液体积减少到1毫升左右,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经过固相萃取法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可以进行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通过这种前处理方法可以富集目标物,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时去除干扰物质,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样品前处理的操作要点

样品前处理在土壤滴滴涕农残检测中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其中称样是第一步操作要点。称样时要使用精确的天平,天平的精度要达到0.0001克,确保称取的土壤样品质量准确,一般称取10.0000克左右的土壤样品,这样能保证后续计算的准确性。

提取过程中的溶剂选择和液固比控制也是要点。要根据滴滴涕农残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或水有机相混合溶剂,液固比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滴滴涕农残的含量来确定,一般通过预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液固比,以保证充分提取目标物。

振荡时间的控制也很重要,振荡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提取不充分,振荡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入过多杂质。通常根据土壤的颗粒大小和提取溶剂的性质来确定振荡时间,一般在20 - 30分钟较为合适。

过滤和离心操作中的滤膜或离心条件选择也不容忽视。滤膜的孔径要根据杂质颗粒大小来选择,离心转速和时间要保证能有效分离提取液和固体杂质,同时不破坏目标物。

仪器操作的关键要点

对于气相色谱仪,载气流量的稳定是关键要点。载气流量的微小变化会影响分离效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定期检查载气钢瓶的压力,确保载气流量稳定在设定值附近,比如设定为1.0毫升每分钟,实际流量波动要控制在±0.05毫升每分钟以内。

升温程序的设置要准确,升温程序中的初始温度、升温速率和终温保持时间都要根据滴滴涕农残的分离情况进行优化。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升温程序,以保证滴滴涕农残各组分能很好地分离。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比例和pH值要精确控制。流动相的比例变化会影响分离效果,pH值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目标物的存在状态和色谱柱的寿命,所以要使用高精度的流动相配制仪器,准确配制流动相,并且定期检查流动相的pH值和比例。

进样量的控制也很重要,进样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色谱柱过载,进样量过小可能会影响检测灵敏度,一般进样量控制在10微升左右,并且要保证进样体积的准确。

标准曲线制作的要点

标准曲线制作首先要准确配制标准溶液。要使用纯度高的滴滴涕标准品,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品,比如称取0.1000克的滴滴涕标准品,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并定容到100毫升容量瓶中,得到1000毫克每升的标准储备液。然后通过逐步稀释的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液,比如稀释成10、20、50、100、200毫克每升等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配制标准溶液时要使用精密的移液器具,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移液枪的量程要合适,移液时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避免误差。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要将标准工作液依次注入仪器中进行检测,记录每个浓度对应的峰面积。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要保证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²要大于0.999,这样才能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定期对标准曲线进行验证,因为标准品可能会有变质情况,仪器状态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重新绘制标准曲线,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要点

质量控制首先要进行空白实验。在每次检测时,要同时做空白样品,空白样品是不含有土壤样品的提取液等处理过程,通过空白实验可以检测出实验环境和试剂中是否存在滴滴涕农残的污染。如果空白实验中有峰出现,说明实验过程受到了污染,需要查找原因并重新进行实验。

还要进行平行样测定,对同一份土壤样品同时进行多次平行检测,比如平行做3次。计算平行样之间的相对偏差,相对偏差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相对偏差小于10%,如果超过这个范围,说明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需要重新进行检测。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也是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来校准仪器和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有证标准物质的定值准确可靠,通过将检测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与证书上的定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检测方法是否可靠,仪器是否需要校准。

人员培训也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检测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检测方法和操作要点,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